甬优11号:高产水稻新选择,农民的丰收希望
在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一种名为“甬优11号”的水稻新品种应运而生。这个品种以其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24”和独特的品种来源“甬粳2号A×K316211”而闻名,2007年在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评审下获得认可。
“甬优11号”是一种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具有紧凑的株型和繁茂的长势,叶片浓绿且窄长直挺,内卷形态。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为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为153.2天,比秀水63品种长5.7天。每亩有效穗数高达14.4万穗,株高126.8厘米,穗长22.9厘米,每穗总粒数达到257.3粒,结实率达到76.8%,千粒重24.6克。
在产量表现方面,“甬优11号”展现出了卓越的增产潜力。2006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663.2千克,比秀水63增产21.63%;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593.8千克,增产17.67%;两年平均增产19.73%。2007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46.0千克,增产9.20%。
“甬优11号”的米质同样令人瞩目,整精米率达到72.8%,长宽比为2.2,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为18%和1.9%,胶稠度7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7%,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其优质的食用品质。
然而,这个品种并非完美无缺。它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有中度抗性,对褐飞虱则有高度敏感性。因此,栽培技术要点强调了适时播种、育秧、移栽、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特别是采用好气灌溉法和及时防治病虫害,以确保“甬优11号”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最终,经过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的严格评估,“甬优11号”以其熟期较迟、产量高、米质较优的特点,被推荐在浙江、上海和江苏南部的晚粳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这不仅是对农民的一份丰收希望,也是对农业科技进步的一份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