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霍乱来袭,如何有效预防与治疗?
2024-07-02 01:54:17 发布
禽霍乱,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发的致命疾病,对家禽业构成严重威胁。它不仅影响鸡、鸭、鹅和火鸡,而且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时也表现为慢性病程。
感染后2至9天,病禽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最急性型通常无预兆,病禽可能突然倒地死亡。急性型则更为常见,病禽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呼吸急促,伴有剧烈腹泻,病程通常为1至3天。慢性型则在疫情后期出现,表现为慢性肺炎、呼吸道炎或胃肠炎,可能导致肉髯肿大、关节化脓和跛行。
预防禽霍乱的关键在于加强饲养管理,实行自繁自养,从无病源地引进种鸡,并进行隔离观察。同时,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保持清洁卫生,并定期使用季铵盐类消毒剂进行消毒。在流行地区,通过气雾、皮下或肌肉注射等方式进行免疫接种。
一旦疫情爆发,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焚烧或深埋病死禽,隔离病鸡,彻底消毒鸡舍和用具,并通过饲料或饮水给予抗生素控制病情。全场还需进行免疫接种。
治疗方面,应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并在3至5天后再次投药以防止复发。成年鸡发病时,可使用链霉素或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