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天21号:天水半山区的小麦新希望
2024-08-18 05:06:42 发布
在天水市及其周边的陇南地区,海拔1300至1600米的半山区,一种名为兰天21号的小麦新品种正在为当地农民带来希望。由兰州商学院小麦研究所和天水农校联合培育的这一品种,以其出色的抗寒抗旱能力、坚韧的茎秆以及对条锈病的高抗性,成为了当地农业的新宠。
兰天21号的株高平均约90.88厘米,株型紧凑,叶片绿色且半下披,呈现出一种健康的生长态势。它的穗形为长方形或棍棒形,白壳顶芒,穗长在5.50至6.88厘米之间,小穗数多达13.75至15.50个,穗粒数在33.75至39.50粒,千粒重则在43.0至46.33克。这些特征不仅保证了小麦的高产,也使得兰天21号的粒质优良,含粗蛋白14.62%,赖氨酸0.46%,粗淀粉64.16%,湿面筋26.65%,沉降值41.2毫升。
在2004至2006年的区域试验中,兰天21号的产量表现尤为突出,两年平均亩产达到368.95公斤,比对照品种咸农4号增产16.04%。2006年的生产示范中,亩产在280.0至562.9公斤之间,增产幅度在10.0至28.6%。
栽培兰天21号时,建议亩播种量控制在14至18公斤,确保基本苗在30至35万粒。施肥方面,应以基肥为主,氮磷配合施用,并在拔节期间趁雨追施尿素5至10公斤。由于兰天21号的复粒性不强,应在籽粒腊熟期、茎叶转黄时及时收获,以减少因落粒造成的损失。
兰天21号的抗锈性鉴定显示,苗期对混合菌具有中抗至中感的特性,而成株期对主要流行小种全部免疫,对混合菌近免疫至中抗。这使得兰天21号在锈菌越夏区具有极佳的推广潜力,但在锈菌越冬区则不宜种植。
总的来说,兰天21号以其优异的抗性和高产性能,为天水半山区的小麦种植带来了新的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