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的辛酸:如何在竞争与压力中寻求平衡?
近期,媒体披露了多位科研精英在事业顶峰期因过度劳累不幸离世的消息,这不仅对科研领域造成了巨大损失,也引发了社会对科研人员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自20世纪70年代“科学的春天”以来,科研人员的健康问题就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至今,这一问题依旧严峻。
科研人员面临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时间长、竞争压力大,导致身心健康问题频发,抑郁和焦虑水平明显升高。《2019年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揭示了这一现状,约四分之一的科研人员存在抑郁倾向,超过一半的人有焦虑表现,尤其在40岁以下和中级职称的科研人员中更为突出。
科研人员数量的增长与科研项目资助量的增速不成正比,导致科研人员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竞争愈发激烈。许多科研人员不得不通过加班加点的方式来提高科研产出,这种“疲劳战”“消耗战”的方式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健康。
此外,高校实施的“非升即走”预聘制管理模式,虽然旨在激励科研人员,但部分单位将其简化为成果产出的“指标式管理”,忽视了科研人员的心理健康和长期发展。加之科研经费的紧张,青年科研人员普遍面临缺经费、缺项目的困境。
科研人员还需应对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如立项、评估、总结等,这些工作往往占用了他们大量的科研时间。中国科协的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科研人员需要在周末加班完成科研工作,这无疑加剧了他们的身心负担。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需要建立一个有利于青年科研人员身心健康的培育、评价、激励、服务、保障机制。首先,应优化评价激励体系,打破“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单一评价模式,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其次,针对青年科研人员,应建立小额度、广覆盖、长周期、重过程的科研经费资助体系,注重人才培养而非单纯的成果量化考核。最后,完善科研人员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科研支撑保障体系,为他们提供常态化的心理疏导和科研工作的支持。
(作者:董阳,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