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春14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丰收之选

2024-08-10 03:43:14 发布

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的精心培育下,吉春14号小麦品种以其卓越的特性和高产潜力,成为了农民朋友们的丰收之选。这款小麦的诞生源于1997年的一次创新杂交,将龙辐3号与丰强7号的优良基因相结合,再与小冰麦33的特质相融合,经过系谱法的严格选育,最终孕育出了这一品种。

吉春14号的种子呈现红色角质粒,椭圆形状,每千粒重达45.0克,每升的容重在770-790克之间,保证了种子的质量和播种的均匀性。植株生长旺盛,幼苗直立,分蘖力中等,株高约90厘米,叶片深绿,茎秆健康落黄,展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

在品质分析上,吉春14号同样表现突出,粗蛋白质含量达到17.09%,湿面筋含量为34.3%,沉降值55.9毫升,吸水率61.7%,这些指标均显示了其优良的面筋质量和加工潜力。此外,形成时间8.8分钟,稳定时间17.0分钟,以及评价值77分,进一步证明了其在面食加工中的优越性能。

抗逆性方面,吉春14号对秆锈病具有免疫能力,高抗叶锈病,中抗白粉病,赤霉病感染较轻,轻度感染散黑穗病,同时对轻度土壤干旱和高温有一定的忍耐能力,这些特性使其在多变的气候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生长。

作为中熟品种,吉春14号的生长周期为85-87天,2005-2006年的区域试验显示,其平均公顷产量达到4302.9公斤,比对照品种丰强7号增产8.91%;2006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更是高达4388.0公斤,增产幅度达到9.87%。

栽培要点上,建议3月末至4月初进行播种,公顷保苗量在400-450万株,施用适量的二铵和尿素作为种肥,并根据苗期生长情况进行适时追肥。同时,注意生育后期的粘虫防治,以确保成熟时的及时收获。

吉春14号适应于吉林省中、西部的洼地、二洼地以及沿江河的低洼易涝地区种植,是这些地区农民增产增收的理想选择。选择吉春14号,就是选择了丰收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