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玉米新品种“东单17601”:高产抗病,农业新希望

2024-12-22 03:15:14 发布

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精心培育的玉米新品种“东单17601”,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成为辽宁省农业发展的新亮点。这个品种的审定编号为辽审玉20206002,是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成果,其品种来源为S99×S6101的杂交。

“东单17601”在辽宁省的春播生育期为131天,比常规对照品种早熟一天,显示出其生长周期的优势。株型半紧凑,株高达到259厘米,穗位109厘米,成株叶片约21片,这样的株型结构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的集中积累。果穗呈长筒型,穗长约23.5厘米,穗行数在18到20行之间,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约39.0克,出籽率高达82.8%。这些特性使得“东单17601”在产量上具有明显优势。

在抗病性方面,“东单17601”表现出中抗大斑病、感灰斑病、中抗穗腐病、抗茎腐病和抗丝黑穗病的能力,这为农民减少了因病害导致的损失,提高了种植的经济效益。

产量表现上,“东单17601”在2017年和2018年的辽宁省玉米品种绿色通道试验中,初试和复试的平均亩产分别达到了791.7公斤和787.0公斤,比对照沈玉21增产超过9%。2018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765.2公斤,增产10.7%,这证明了“东单17601”的高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上,“东单17601”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的地块种植,建议保苗2800-3200株/亩。播种前,可以采用种子包衣剂拌种或药剂拌种来防治地下害虫,同时放赤眼蜂来防治玉米螟虫,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植株的健康和产量。

经过严格的审定,“东单17601”符合辽宁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省≥10℃活动积温3000℃以上的晚熟玉米类型区种植。这一新品种的推出,无疑为辽宁省乃至全国的玉米种植带来了新的选择和希望,有望在提高产量和抗病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