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棍山药丰产秘诀:从种植到收获的实用指南
在众多山药品种中,铁棍山药以其卓越的品质和药用价值脱颖而出,成为市场上的宠儿。本文将为您揭开铁棍山药丰产的神秘面纱,从良种繁育到收获加工,一一为您道来。
良种繁育:
铁棍山药的繁育主要依靠无性方式,其中笼头和山药段是两种常见的繁育材料。笼头是山药根茎上端有芽的一节,选择颈短、芽头饱满、粗壮无病虫害的山药,折下15—20厘米长的笼头,晾晒后贮藏,待来年春季种植。若笼头不足,可选用山药段,即按10—15厘米分折成段,每段重60—80克,用多菌灵和乐斯本溶液浸泡后埋在湿沙中催芽。
选地整地:
铁棍山药对土壤的要求较高,新茬地需冬前深翻晾晒,深翻80—90厘米,春季整地时施用腐熟农家肥和复合肥作为底肥。开沟种植技术不仅能提高产量和品质,还能拓宽种植区域,一般行距90厘米,沟深80—120厘米。
适时播种:
铁棍山药的播种时机至关重要,一般在5厘米地温稳定在10°C时进行,即4月10日至4月20日。种植密度为7000-8000株/亩,株行距10X70厘米。播种后,四周需挖排水沟,确保雨季排水畅通。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包括搭架、中耕锄草和适时浇水。搭架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产量。锄草要及时,避免与山药争夺养分。浇水要结合追肥进行,立秋前要少要小,立秋后可灌一次大水。
病虫害防治:
铁棍山药的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结合农业措施和化学防治。笼头消毒是关键,使用多菌灵和乐斯本溶液浸泡。田间防治要抓住发病初期,使用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等药剂喷洒。采收前30天禁止使用农药。
采收与加工:
铁棍山药的采收时间一般在霜降后叶片枯落时,也可在越冬来春收获。收获时要小心翼翼,防止损伤,去净泥土后,将上部笼头贮藏作种栽,其余部分加工成山药片、山药粉等。贮存时,用生石灰粉处理断截面,置2°C-5°C阴凉通风处保存。
铁棍山药的种植技术不仅关系到产量和品质,还直接影响到种植户的经济收益。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实用的指导,助您在铁棍山药的种植之路上一帆风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