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占——海南稻农的金色希望

2024-10-21 16:07:33 发布

在海南这片充满阳光与希望的土地上,稻农们又迎来了一位新伙伴——黄华占。这不仅仅是一个稻谷品种的名字,它更是海南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成果,一个能够为稻农们带来实实在在收益的优质稻种。

黄华占,一个名字简单却蕴含深意的稻种,它的全生育期大约在105到124天,比传统的特籼占25早熟1-2天。这意味着在海南这个热带气候下,稻农们可以更早地收获他们的劳动成果。黄华占的植株较矮,株型适中,群体整齐,分蘖力虽然不强,但它的穗粒结构协调,结实率高达85%,平均每穗总粒数达到118粒,千粒重23.9克,这些特性都为它赢得了“高产”的美誉。

在2006年和2007年的试验中,黄华占的产量表现非常出色。2006年晚造首次参加区试,平均亩产达到了445.33公斤,比特籼占25增产3.76%。2007年晚造续试,虽然产量略有波动,但与II优128相比增产20.60%,与博II优15相比增产4.22%,这些数据都充分证明了黄华占的高产潜力。

黄华占不仅产量高,它的米质也达到了国优二级的标准。这不仅意味着它的口感和营养价值都得到了保证,更意味着它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且,黄华占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强,对白叶枯病也有一定的抵抗力,这为稻农们减少了因病虫害带来的损失。

当然,要充分发挥黄华占的潜力,还需要科学的栽培技术。适时播种,培育壮秧是关键的第一步。早造秧龄28-30天,晚造16-20天,每亩秧田播种量15-20千克,大田用种量约2千克。合理密植,每亩大田栽植株行距16.67×20cm,亩插2万穴,每穴栽2-3苗。科学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及时晒田控蘖,后期湿润灌溉,保证充分结实灌浆。同时,注意防治三化螟、稻蓟马等病虫害,以确保黄华占的健康生长。

黄华占的审定通过,不仅是对它品质的认可,更是对海南农业发展的一大推动。它的到来,无疑为海南的稻农们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海南的粮食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让我们期待黄华占在海南这片热土上,绽放出更加灿烂的金色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