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麦114:四川农业大学培育的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
蜀麦114,一个由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小麦新品种,以其卓越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为长江上游地区的小麦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个品种的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230003,是四川农业大学的骄傲之作。
蜀麦114的全生育期为188.6天,比川麦42晚熟2.2天,展现出春性小麦的特性。幼苗半匍匐,叶片宽长,叶色深绿,分蘖力强,这些特征使得蜀麦114在田间表现突出。株高85.6厘米,株型紧凑,抗倒性较好,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熟相好,这些特性为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穗长方形,长芒,红粒,籽粒半硬质,饱满度饱满,亩穗数高达29.0万穗,穗粒数42.7粒,千粒重41.3克,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蜀麦114的高产潜力。
在抗病性方面,蜀麦114对叶锈病高感,对白粉病和赤霉病中感,但对条锈病表现出慢病性,这为种植者提供了一定的病害防控优势。品质检测显示,蜀麦114的籽粒容重和蛋白质含量均达到高标准,湿面筋含量和稳定时间也表现出色,吸水率和最大拉伸阻力等指标均符合弱筋小麦的标准。
产量表现上,蜀麦114在2019—2020年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382.7千克,比对照川麦42增产4.40%;在2021—2022年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426.4千克,比对照增产4.04%,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蜀麦114的高产性能。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蜀麦114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至14万,同时需要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赤霉病等病害。
经过严格的审定,蜀麦114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组的多个地区种植,包括贵州省、重庆市全部,四川省除阿坝、甘孜州南部部分县以外的地区,云南省泸西、新平至保山以北和迪庆、怒江州以东地区,陕西南部地区,湖北十堰、襄阳地区,甘肃陇南地区。
蜀麦114,不仅是一个小麦品种,更是四川农业大学对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产增收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