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农业的骄傲——绵单118,高产抗病的玉米良种
在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一种名为“绵单118”的玉米新品种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表现,成为了当地农业的一大亮点。绵单118的诞生,是科研人员利用自选系绵723作为母本,与自选系绵714作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成果,这一品种的诞生,标志着绵阳市在玉米育种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绵单118的春播全生育期为124天,相较于对照品种川单13稍晚两天。它拥有绿色的第一叶鞘和圆润的叶尖,株高达到283.5厘米,穗位高104.6厘米,全株叶片数在20至21之间。叶片与茎杆的角度适中,茎杆的“之”字程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叶鞘颜色同样为绿色。雄穗的一级侧枝数目适中,主轴与分枝的角度较大,侧枝姿态轻度下弯,颖片基部颜色为绿色,除基部外颜色为浅紫,花药和花丝颜色也为浅紫。果穗呈圆筒型,穗长19.3厘米,穗粗5.4厘米,穗行数20,行粒数约38,千粒重376克,出籽率高达83.2%。子粒为马齿型,顶端颜色淡黄,背面颜色黄,穗轴颖片颜色白,子粒排列形式为直。子粒容重735G/L,粗蛋白含量9.5%,粗脂肪含量4.0%,粗淀粉含量77.3%,赖氨酸含量0.30%。经接种鉴定,绵单118中抗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丝黑穗病,显示出良好的抗病性。
在产量表现方面,绵单118同样不负众望。2008年参加四川省平丘组区试,平均亩产达到560.8公斤,较对照川单13增产10.5%。2009年再次参加区试,平均亩产480.8公斤,较对照增产16.8%。两年平均亩产520.8公斤,较对照增产13.3%,18点次试验中17增1减。2009年参加四川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9.7公斤,较对照增产7.1%,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绵单118的高产潜力。
栽培绵单118时,春播是最佳选择,四川省一般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播种。每亩适宜种植2800至3200株,采用肥团或营养体盖膜育苗移栽是最佳方式。在育苗移栽时,要足施底肥,适时施用苗肥和拔节肥,重点施用攻穗肥。田间管理要到位,确保全苗生长,及时防治病虫害,并在适宜时期收获。
绵单118适宜在四川省的平坝、丘陵地区种植,这一品种的成功培育,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高产、抗病的新选择,也为绵阳市乃至四川省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