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平111:内蒙古高原上的金色希望
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广袤土地上,一种名为“禾平111”的玉米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稳定的产量表现,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个品种,审定编号为蒙审玉2021096号,于2021年经过严格审定,由内蒙古利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请,源自17W7184和CT027的精心杂交。
禾平111以其126天左右的生长周期,展现出了适应性强和生长周期适中的特点。幼苗时期,叶鞘浅紫色与叶片绿色的搭配,预示着其与众不同的生命力。成熟后,株型半紧凑,株高达到312厘米,穗位108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护颖绿色,花药紫色,花丝紫色,雄穗一级分枝6~10个,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禾平111独特的外观。
果穗柱型,穗轴白色,穗长19.4厘米,穗粗4.7厘米,穗行数16行左右,行粒数39.2粒,出籽率80.1%,这些数据不仅说明了禾平111的高产潜力,也体现了其籽粒的优良品质。籽粒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7.0克,含粗蛋白8.51%、粗脂肪3.11%、粗淀粉76.10%、赖氨酸0.27%,容重736克/升,这些营养成分的丰富,使得禾平111在品质上也毫不逊色。
在抗病虫鉴定方面,禾平111表现出了抗大斑病(3R)和中抗玉米螟(4.3MR)的能力,虽然对弯孢叶斑病(7S)、丝黑穗病(12.5%S)和茎腐病(30.6%S)的抗性稍弱,但这并不影响其在适宜种植区域的广泛推广。
产量表现上,禾平111在2018年和2019年的区域试验中,均展现出了比对照品种利禾1更高的产量,尤其是在2019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了967.0千克,比对照增产6.05%,这无疑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综合以上特点,禾平111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出苗至成熟≥10℃活动积温2700℃以上的地区种植,它不仅是农民增收的希望,也是内蒙古高原上金色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