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新希望】成优8319:迟熟籼型杂交稻的高效选择
在贵州的田野上,一种名为成优8319的迟熟籼型三系杂交稻正成为农民的新宠。这个由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品种,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众多稻米中脱颖而出,被赋予了黔审稻2013002号的荣誉编号。
成优8319以其161天的全生育期,比Ⅱ优838早熟1.5天,展现出了其早熟的特性。它的株叶型松散而叶色淡绿,叶片中宽,下叶披散,剑叶挺立,叶鞘和叶枕呈现出独特的紫色,这些特征不仅美观,也预示着其内在的品质。株高110.7厘米,分蘖力强,有效穗达14.1万,穗长26.2厘米,每穗总粒数185.8粒,结实率高达73.2%,千粒重32.0克,长粒形,少许顶芒,稃尖紫色,后期转色良好,这些数据无不显示着成优8319的高产潜力。
在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2012年的检验中,成优8319的出糙率68.2%,整精米率58.3%,长宽比2.9,垩白粒率81%,垩白度8.1%,直链淀粉含量18.3%,胶稠度70毫米,食味鉴定评分高达77.8分,这些指标均显示其优良的食用品质。
产量表现上,成优8319同样不负众望。2010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68.2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45%;2011年续试平均亩产627.7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8.68%。两年平均亩产597.9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63%,16个点次13增3减,增产点81.25%。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5.6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31%,5个点全部增产,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成优8319的高产性能。
栽培技术要点上,成优8319需要清明节前后播种,播种前需晒种和强氯精浸种处理,宜稀播匀播,科学管理肥水,培育多蘖壮秧。育秧方式采用旱育秧或两段育秧,秧龄不超过45天。合理密植,宽窄行栽插方式,每亩1.2~1.5万穴,随海拔升高或肥力降低增加密度。科学运筹和管理肥水,重底早追,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结合科学管水,够苗晒田,干湿壮籽,做到苗足、苗健、穗大、粒重。在苗期、破口期、齐穗期要注意稻瘟病防治,分蘖期、孕穗期注意稻飞虱、螟虫防治。适时收获,以确保成优8319的最佳品质。
适宜种植区域为贵州省迟熟杂交籼稻地区,但稻瘟病常发区需慎用。成优8319以其高产、优质、抗病的特性,成为了贵州省农民增收的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