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原A:湘潭市原种场精心培育的水稻新品种
在湘潭市原种场的精心培育下,水稻新品种潭原A以其卓越的特性和稳定的产量,成为了农业领域的一颗新星。潭原A,一个籼型三系不育系水稻品种,以其编号湘审稻2011044,正式通过了品种审定,为水稻种植带来了新的选择。
潭原A的生育期在湘潭地区为64至54天,株高约65厘米,株形紧凑,茎杆粗壮,叶片直立且略呈正卷,叶色浓绿,呈现出健康的生长状态。每一株潭原A能分蘖出12.5个新芽,有效穗数达到10.3个,穗长22厘米,每穗总颖花120朵,谷粒长型,千粒重30克,是典型的高产优质品种。
在抗性方面,潭原A表现出了良好的抗病能力,苗叶瘟和穗瘟的抗性等级分别为3级和5级,白叶枯病的抗性等级也为5级,这使得潭原A在面对常见的水稻病害时能够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
米质方面,潭原A的糙米率为80.1%,精米率为72.8%,整精米率为58.5%,粒长6.8毫米,长宽比2.9,垩白粒率36%,垩白度4.4%,透明度1级,这些指标均显示了潭原A的米质优良。此外,碱消值3.7级,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9%,这些数据进一步证实了潭原A的米质上乘。
繁殖潭原A时,需要严格按照三系不育系原种生产操作规程进行。选择气候条件良好的山丘区进行繁殖,以春繁为主,父本比母本迟播4-6天,叶差1.0-1.5叶。在田间管理上,要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保持氮磷钾肥的平衡施入,确保前期苗早生快发,够苗时及时晒田,有水抽穗,授粉后保持干湿交替以壮籽。在母本见穗10-20%时,开始喷施“九二0”,每亩喷施14-16克,分2-3天喷完,以确保异交结实率。
潭原A的审定意见表明,该品种已达到审定标准,适宜在海拔300米左右的山丘区繁殖制种,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高产量、高抗性的水稻新选择。随着潭原A的推广,我们期待它能为水稻种植带来更多的丰收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