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丰12号——旱地小麦的新希望
在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区,小麦种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然而,甘肃省定西市旱农中心培育的“定丰12号”小麦品种,以其出色的抗旱、抗病特性,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希望。
“定丰12号”小麦,一个经过精心选育的品种,它的诞生源于对Tal雄性不育基因材料73-3与墨它的杂交,经过多轮的轮回选育,最终形成了这个具有独特特性的小麦新品种。它拥有绿色芽鞘、半匍匐的幼苗和适中宽窄的绿叶,这些特征都预示着它在生长过程中的稳健。
这个品种的株高在80至105厘米之间,株型紧凑,群体结构良好,能够形成29.97至48.0万穗/亩的高成穗数。每穗的粒数在27.6至45粒之间,籽粒为白色角质,千粒重在32.37至45.0克之间,容重达到811克/升,这些数据都显示了“定丰12号”的高产潜力。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定丰12号”的生育期在104至116天之间,含粗蛋白质13.78%,湿面筋30.8%,具有优良的面筋质量和食用品质。此外,它的抗条锈性表现优异,对多种条锈菌小种和致病类型具有免疫性,这在小麦种植中尤为重要。
在2003年和2004年的省区试验中,“定丰12号”的平均亩产量分别为349.68公斤和380.02公斤,虽然在2003年较对照减产了4.53%,但在2004年却较对照增产了2.08%,显示出其适应性和稳定性。
种植“定丰12号”时,需要根据水肥条件和土壤类型来调整播种量,中低水肥及不保灌区每亩播种35万粒,中高水肥区及肥力较高的阴湿区每亩播种40万粒,二阴旱地则播种30万粒。在水肥较高的地区,合理配比氮磷肥,并在苗期一次性追施,同时要及时防治病虫害,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
“定丰12号”不仅适合在定西、临夏、甘南、兰州等地区种植,同样也适宜在宁夏的西海固、青海的民和等生态条件相似的土壤肥力较好的地区。这一小麦新品种,无疑为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