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薯241:西南甘薯新宠,丰收与挑战并存
2025-04-13 06:08:36 发布
在西南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川薯241”的甘薯品种正悄然崛起,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川薯241,这个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品种,凝聚了杨松涛、谭文芳、乔帅、王芳、宋伟和廖安忠等育种专家的智慧与汗水。
川薯241以其鲜食特性和中熟生育期140天的特点,成为市场上的新选择。它的植株半直立,蔓长适中,基部分枝平均可达5.3个,展现出良好的生长势头。薯块形状纺锤,外皮浅黄,内肉浅橙红,不仅外观诱人,更富含营养。川薯241的烘干率为21.81%,淀粉率为14.10%,粗蛋白含量为1.16%,还原糖和可溶糖含量分别为1.00%和2.18%,胡萝卜素含量达到0.74毫克/100克,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其成为健康饮食的理想选择。
然而,川薯241并非完美无缺。它对根腐病和黑斑病较为敏感,对茎线虫病有中等抗性,对蔓割病和薯瘟病则更为敏感,尤其是对薯瘟病的高感性,需要在生产中特别注意防治。
在产量方面,川薯241表现出了其潜力。在两个生长周期中,鲜薯产量分别达到了1793.2千克和1970.1千克,相较于对照品种徐薯22,分别增产了4.04%和1.08%。尽管在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上有所减产,但川薯241的鲜薯产量优势不容忽视。
栽培川薯241时,需要遵循一些技术要点:适时排种,培养无病壮苗;采用垄作方式,每亩种植3800至4200株;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时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使用。川薯241适宜在西南薯区的四川、重庆、贵州贵阳地区夏季种植,为当地农民带来新的种植选择。
总的来说,川薯241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成为了西南甘薯种植的新亮点。尽管面临一些病害挑战,但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病害管理,川薯241有望成为当地农业的新动力,为农民带来丰收的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