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油蟠味后”:黄淮海生态区的桃中新贵

2024-10-21 06:49:43 发布

在黄淮海生态区的河南中北部地区,一种名为“中油蟠味后”的桃树品种正在引起果农和消费者的兴趣。这一品种,登记编号为GPD桃(2024)410049,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精心培育,是潘磊、王志强等育种专家的杰作。它源自美秋×97-3-9的杂交,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成为了桃中新贵。

“中油蟠味后”是一种鲜食类型品种,树势中等,树姿半开张,叶片呈绿色,长16.60厘米,宽4.70厘米。它的花期从3月中旬开始,至3月下旬达到盛花,果实发育期长达142天。这种桃树的花朵呈蔷薇形,花瓣数量为5.0个,且具有花粉。果实扁平,横径6.73厘米,纵径4.10厘米,果顶显著凹陷,果皮底色为浅黄色,无果面茸毛,果肉硬度为3.50千克/平方厘米,果肉为黄色,粘核。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90%,可滴定酸含量为0.23%,单果重达256.00克,维生素C含量为6.27毫克/100克。

在栽培技术方面,“中油蟠味后”需要精细的管理。建园时,定植沟宽深各80厘米,回填时补充秸秆、粪肥等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肥水管理上,幼树期适当补充复合肥,盛果期后每年9月至10月重施基肥。花果管理上,适当疏花疏果,保持合理负载,晚熟品种需套袋栽培。病虫害防控上,注意早期蚜虫、卷叶蛾等的发生,以及后期梨小食心虫、桃蛀螟、金龟子等的防控。

“中油蟠味后”适宜在黄淮海生态区河南中北部地区冬、春季节种植。完全成熟后,果肉偏软,应适时采收,就近销售,避免长距离运输。成熟期果面可能会有少量“花脸”,建议进行套袋栽培,以保持果实的美观和品质。

“中油蟠味后”不仅以其优良的品质和风味受到市场的青睐,而且其栽培技术要点的明确,使得果农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提高产量。这一品种的推广,无疑将为黄淮海生态区的桃产业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