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系929:东北田野上的金色希望

2024-07-23 02:10:34 发布

在广袤的东北田野上,一种名为通系929的水稻品种,以其卓越的产量和优质的米质,成为农民心中的金色希望。这款由吉林省通化市农科院精心培育的粳型常规水稻,以其审定编号国审稻2009049,正式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通系929的诞生,是农业科技与自然选择的结晶。它的父母本是通系103和91CR1,经过科学的杂交,孕育出了这一品种。在东北、西北早熟稻区,它的全生育期平均为150.5天,比吉玉粳晚熟2.3天,展现出了它独特的生长节奏。

它的生长特性同样令人瞩目:株高101.5厘米,穗长19.9厘米,每亩有效穗数达到26.3万,每穗总粒数高达101.2粒,结实率高达90.8%,千粒重29.5克。这些数字背后,是通系929对土地的深情厚爱和对生长条件的精准把握。

在抗性方面,通系929同样表现出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仅为2.9,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为5级,这使得它在面对稻瘟病的威胁时,能够更加从容应对。

而它的米质,更是达到了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整精米率69.7%,垩白米率19%,垩白度1.4%,直链淀粉含量17.3%,胶稠度85毫米,这些指标不仅反映了通系929米质的优良,更预示着它在市场上的广阔前景。

在产量表现上,通系929同样不负众望。2007年和2008年的区域试验中,它的平均亩产分别为682千克和657.8千克,比对照吉玉粳分别增产6.3%和5.8%,两年平均增产6%,增产点比例高达94.7%。2008年的生产试验中,它的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663.6千克,比对照增产10.4%。

通系929的成功,离不开科学的栽培技术。从育秧到移栽,从肥水管理到病虫防治,每一步都凝聚了农科院专家的心血和智慧。它的栽培要点包括:塑料薄膜旱育秧、宽行超稀植栽培、氮磷钾配方施肥以及针对性的病虫防治。

最终,通系929以其熟期适中、产量高、中感稻瘟、米质优的特点,通过了国家的严格审定。它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吉林省中熟稻区、辽宁省东北部、宁夏区引黄灌区以及内蒙古赤峰、通辽南部地区种植,为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