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骄傲——78优185杂交水稻
在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78优185这一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以其卓越的生长特性和产量表现,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新亮点。桂审稻2004008号的品种审定编号,标志着其正式成为广西水稻种植的优选品种之一。
78优185的品种来源是T78A与明恢185的杂交,后者是经过明恢77、测64、93gk095等优良基因的精心选育而成。这一杂交水稻在桂中、桂北地区种植,全生育期为114至120天,比传统的粤香占早熟约4天,显示出其早熟的优势。
该品种的株型适中,叶色淡绿,熟期转色表现良好。其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显示:株高116.8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7.0万,穗长25.0厘米,每穗总粒数150.0粒,结实率高达83.5%,千粒重25.4克。这些数据不仅体现了78优185的生长优势,也预示着其高产的潜力。
在抗性方面,78优185同样表现出色,苗叶瘟6级,穗瘟5级,白叶枯病9级,褐稻虱9.0级,这些抗性指标为水稻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米质方面,78优185的整精米率为38.4%,长宽比2.6,垩白米率79%,垩白度15.0%,胶稠度46mm,直链淀粉含量20.3%,这些指标均达到了优质米的标准。
产量表现上,2002年和2003年的试验数据显示,78优185的平均亩产分别为498.0公斤和537.3公斤,均高于对照品种粤香占,其中2003年的增产幅度达到了10.0%,这一显著的增产效果,无疑为种植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时播种和移栽、合理的栽插密度、加强肥水管理和注意防治病虫害,这些要点的遵循,将有助于78优185在田间发挥出最佳的生长状态。
经自治区品审会的严格审核,78优185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并推荐在种植汕优64、金优207的地区进行种植。这不仅是对78优185品质的认可,也是对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实力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