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实验舱:中国空间站的“全能型选手”如何开启太空新篇章?

2024-06-24 17:10:47 发布

2023年7月2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由长征五号B火箭送入轨道。这一壮举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的又一里程碑,问天实验舱不仅将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形成“一”字构型,更将肩负起空间站管理、控制、航天员支持和科学实验的多重任务。

问天实验舱以其庞大的体量和先进的技术,成为全球现役最重的单舱主动飞行器。它由工作舱、气闸舱和资源舱组成,总长17.9米,直径4.2米,发射重量达到23吨,与北京地铁13号线的一节车厢相仿。工作舱内设有睡眠区和卫生区,为航天员提供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增加了空间站的“床位”数至6个,为后续航天员的太空会师提供了基础。

问天实验舱集平台功能与试验载荷功能于一身,与天和核心舱互为备份,确保了空间站的稳定运行。它还配备了专用气闸舱和应急避难场所,提升了空间站在轨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舱内装载的8个实验机柜和22个舱外载荷适配器,将太空实验室的规模和功能推向了新高度。

在能源管理方面,问天实验舱配备了一对翼展超过55米的双自由度柔性太阳帆板,每天平均发电量超过430度,为空间站提供了强大的能源支持。这一发电量足以满足北京一个普通家庭一个半月的用电需求。

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设计独特,外方内圆,内部圆柱状空间是航天员出舱活动的“更衣间”。出舱气闸的大门直径达1米,方便航天员携带大型设备进出。方形外壳下的舱外暴露实验平台,配置了22个标准载荷接口,为未来10年的科学实验提供了便利。

问天实验舱还是空间站系统中舱外活动部件最多的舱体,携带了一套5米长、7自由度的小机械臂,以及2台云台灯和4台高清摄像机,为航天员提供了更精细的舱外操作支持和更清晰的出舱活动记录。

问天实验舱的成功发射和对接,不仅展现了中国航天的高水平自立自强,更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征程增添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