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黄35:黄淮海夏播大豆的高产明星品种

2024-07-27 02:07:17 发布

在黄淮海地区,夏季的炎热与充足的阳光为大豆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齐黄35”,这个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大豆品种,正以其卓越的表现成为农民朋友们的心头好。

国审豆2015005,这不仅是一个编号,更是对“齐黄35”品质的权威认证。它代表着这个品种已经通过了国家严格的审定程序,确保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齐黄35”以其高油型的特性,成为夏大豆中的佼佼者。它的生育期平均为105天,与市场上的邯豆5号相当,这意味着它能够适应黄淮海地区夏季的气候条件,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生长周期。

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这些特性使得“齐黄35”在田间管理上更加容易。它的株高约为66.6厘米,有效分枝平均为2.4个,而单株有效荚数高达47.2个,粒数为94.8粒,粒重达到17.4克,这些数据都指向了一个事实——高产。

在抗病性方面,“齐黄35”同样表现出色。它对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和7号株系具有中抗性,但对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则表现为高感。因此,在种植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治胞囊线虫病。

籽粒粗蛋白含量38.21%,粗脂肪含量21.92%,这些营养成分的含量不仅为“齐黄35”赢得了“高油型”的美誉,也为它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增添了砝码。

在产量表现上,“齐黄35”同样不遑多让。2012至2013年的区域试验中,它的平均亩产达到了208.1千克,比对照增产1.73%。2014年的生产试验中,这一数字更是提升至209.2千克,比对照邯豆5号增产8.58%。

栽培技术要点也相当明确,6月上中旬播种,条播行距50厘米,根据土壤肥力的不同,亩种植密度从10000株到15000株不等。施肥方面,亩施腐熟有机肥500千克,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0千克作基肥,鼓粒初期追施10千克,鼓粒中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这些技术要点为“齐黄35”的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审定意见明确指出,“齐黄35”适宜在山西南部,河南中部、北部,河北南部,山东中部,陕西关中地区进行夏播种植。这为“齐黄35”的推广提供了明确的地理范围,确保了它能够在适宜的地区发挥最大的潜力。

总之,“齐黄35”以其高产、抗病、易于管理的特点,正成为黄淮海地区夏播大豆种植的优选品种。它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也为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