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希望:中作稻3号,京津唐地区的水稻新宠

2024-10-07 13:28:06 发布

在京津唐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一种名为“中作稻3号”的水稻品种正以其卓越的表现,成为农民们丰收的新希望。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中作稻3号以其稳定的产量和优质的米质,赢得了国家稻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可,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13038。

中作稻3号,一种粳型常规水稻,以其全生育期176.4天的稳健生长,略长于传统的津原45品种。它株高117.8厘米,穗长21.9厘米,每亩可产出21万穗,每穗平均有134.3粒,而其86.1%的高结实率,更是确保了产量的稳定性。千粒重达到27.9克,意味着每一粒稻谷都饱满而有分量。

在抗病性方面,中作稻3号同样表现出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仅为4.0,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条纹叶枯病最高发病率仅为2.3%,这表明它对稻瘟病具有中抗性,对条纹叶枯病则表现出高抗性。

米质方面,中作稻3号的整精米率达到71.4%,垩白米率19.5%,垩白度1.5%,直链淀粉含量17.4%,胶稠度74毫米,这些指标均达到了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更是令人瞩目。2010年和2011年的区域试验中,中作稻3号的平均亩产分别达到了623.0千克和632.0千克,比对照津原45分别增产4.2%和2.3%。2012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608.6千克,比津原45增产5.6%。

栽培技术要点简单明了,从播种到收获,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指导,确保了中作稻3号的高产和优质。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及时防治病虫害,这些要点都是确保中作稻3号健康成长的关键。

经过专家的审定,中作稻3号被认为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北京、天津、山东东营、河北东部及中北部一季春稻区种植。这不仅是对中作稻3号品质的认可,也是对京津唐地区水稻种植的一次重要推动。

中作稻3号,不仅仅是一个品种,它是京津唐地区水稻种植的新篇章,是农民们丰收的希望,是餐桌上优质大米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