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单565:北京春播的高产玉米新选择
在春意盎然的北京,辽单565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款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精心培育的玉米品种,以其京审玉2008002的审定编号,正式亮相于北京的田间地头。
辽单565的母本“中106”源自中国农科院的自交系,而父本“辽3162”则是从美国杂交种“PIO3162”中自交选育而来,这种跨洋的基因交流,赋予了辽单565独特的生长特性。在北京地区春播,它的平均生育期为119.2天,展现出半紧凑的株型和紫红色的花丝,以及黄色的花药,这些特征不仅美观,更是高产的信号。
辽单565的植株高达266厘米,穗位高103.7厘米,穗长16.7厘米,穗粗5.1厘米,穗行数在14到16行之间,每穗的籽粒重达168.9克,出籽率高达86.5%。这些黄色的半马齿型籽粒,不仅粒深1.2厘米,千粒重更是达到了422.7克。在营养成分上,辽单565的籽粒含有4.05%的粗脂肪,74.09%的粗淀粉,8.71%的粗蛋白质,以及0.30%的赖氨酸,容重高达748.0g/L,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为玉米的多种用途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抗病性方面,辽单565表现出对玉米小斑病和茎腐病的抗性,但对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矮花叶病和丝黑穗病的抗性较弱,需要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注意防治。产量方面,辽单565在两年的区试中平均亩产达到598.3公斤,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2.4%;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99.1公斤,增产0.8%,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辽单565的高产潜力。
种植辽单565,建议的种植密度为3500-3800株/亩,无论是套种还是直播,都能获得良好的生长效果。在肥水管理上,以促进生长为主,施好基肥和种肥,重点施用穗肥,适当施用粒肥,并及时防治病虫害,以确保适时晚播,获得最佳产量。
总而言之,辽单565以其高产、抗病和丰富的营养成分,成为了北京地区春播种植的理想选择,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