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养殖危机:如何避免致命的混合感染?
2024-10-21 10:00:08 发布
藁城市的一位鸵鸟养殖者面临了一次严峻的挑战:他的100只鸵鸟中有15只因疾病而不幸丧生。这位养殖者带着一只已经去世的鸵鸟和一只生病的鸵鸟寻求专业帮助。
在临床观察中,这些鸵鸟显得无精打采,并且排泄出黄白色的稀便。进一步的解剖检查揭示了更严重的问题:卵黄囊异常肿大,颜色变为深绿,小肠黏膜严重脱落,卵黄吸收不良,肠壁变薄,肠腔内充满了气体。
经过仔细的诊断,确定这些鸵鸟遭受了由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梭菌引起的混合感染,这很可能是由于在鸵鸟7日龄之前没有及时给予开口药导致的。
幸运的是,通过使用广州粤丰兽药厂生产的氯唑西林钠和上海派斯得公司生产的百利维胺混合饮水治疗,持续5天,病情较重的鸵鸟还接受了灌服治疗,最终所有鸵鸟都恢复了健康。
为了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养殖者需要在每次购入刚出壳的鸵鸟时立即给予开口药,这些药物包括氟哌酸、氧氟沙星和蒽诺沙星等,它们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通过种蛋垂直传播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