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亚11号:甘肃大地上的金色希望
在甘肃省的广袤土地上,一种名为陇亚11号的亚麻(胡麻)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为当地农民带来丰收的希望。陇亚11号,这个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品种,以其出色的含油率和抗病能力,成为了食用油亚麻种植的新宠。
陇亚11号以其50至64厘米的适中株高和7.2至7.6克的千粒重,展现出了其作为食用油用亚麻的优良特性。它的种皮呈褐色,花朵为蓝色,整个生育期仅为95天,属于中熟品种。更令人瞩目的是,陇亚11号的含油率高达40.09%至41.09%,平均含油率为40.69%,相较于对照品种陇亚8号,其含油率提高了0.51%至0.72%。
在抗病性方面,陇亚11号同样表现出色,它高抗枯萎病和白粉病,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倒伏和抗旱能力。这使得陇亚11号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旺盛的生长势,成熟时不会出现贪青现象,保证了产量的稳定性。
在产量上,陇亚11号同样不负众望。在第一个生长周期中,陇亚11号的亩产达到了123.11千克,比对照陇亚8号增产2.46%;在第二个生长周期中,亩产更是达到了118.44千克,比对照陇亚8号增产6.42%。
为了确保陇亚11号的最佳生长,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合理密植,亩播量控制在3至3.5千克,保苗数量在25至35万株之间。播种时期也至关重要,川水地适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而高寒山区则以4月中、下旬为宜。增施肥料也是关键,基肥以秋施为佳,亩施有机肥2000至3000千克,并配合施用磷二铵每亩15千克作为底肥。在现蕾前后,结合灌水或降雨,亩施尿素10千克左右进行追肥。
陇亚11号适宜在甘肃兰州、张掖、景泰、榆中等地区春季种植,为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活力。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陇亚11号的工艺长度较低,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
陇亚11号,不仅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的骄傲,更是甘肃大地上的金色希望,为农民的丰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贡献着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