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的绿色奇迹——昆仑17号青稞品种

2025-05-18 05:32:21 发布

在青海省东部的广袤土地上,一种名为“昆仑17号”的大麦(青稞)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成为高原农业的新希望。昆仑17号,登记编号为GPD大麦(青稞)(2017)630027,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昆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海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联合申请,由吴昆仑等育种专家精心培育而成。

昆仑17号以其春性早熟的特性,幼苗直立而株型紧凑,穗全抽出且穗茎弯垂,展现出六棱稀穗的独特风貌。在营养成分上,昆仑17号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3.40%,淀粉含量为53.20%,β葡聚糖含量为3.76%,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其成为粮用作物中的佼佼者。此外,昆仑17号在抗病性上也表现不俗,中抗条纹病和云纹病,同时具备中等的抗倒伏性和耐旱耐寒性,使其在多变的高原气候中也能稳健生长。

在产量方面,昆仑17号在两个生长周期中分别达到了277.98千克和353.62千克的亩产,这一成绩在高原地区尤为引人注目。为了确保这一品种的最佳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在4月上旬至下旬播种,采用条播方式,亩播种量控制在16千克至18千克,行距保持在15厘米。底肥需折合纯氮3.0千克至4.0千克,五氧化二磷10.0千克至12.0千克,追肥则需折合纯氮1.5千克至2.0千克,以保证亩保苗在20万株至24万株之间。

昆仑17号适宜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的高位山旱地和环湖农业区进行春播种植,这一区域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昆仑17号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在播种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控制播种量,以预防后期倒伏,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昆仑17号不仅是青海省农业科研的成果,更是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它以其高产、优质和适应性强的特点,为高原地区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