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的紫色奇迹:冬春紫甘蓝种植指南
随着秋风送爽,冬春紫甘蓝的种植季悄然而至。这种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秋末冬初播种,以小苗越冬,春末夏初收获的早熟蔬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成为了餐桌上的新宠。以下是冬春紫甘蓝种植的详尽技术指南,助您在春日里收获满满的紫色惊喜。
一、品种选择
选择耐寒性强、不易抽苔的品种是关键。我们推荐引进国外进口种子,如澳丽思和石头二号,这些品种在冬春种植中表现出色,能够提早上市,为您带来丰收的喜悦。
二、品种特性
这些中早熟或中熟品种,生育期大约65-80天,单球重1.5-2.0kg。它们扁圆球,结球紧实,耐裂球,具有耐寒性,抗逆性强,抗病性好,冬性较强。商品性佳,球形美观,品质优秀,易种植,产量高,效益好。
三、适宜范围
长江流域以南大部分地区适宜冬春种植,10月下旬至2月中旬陆续播种,翌年4月下旬至6月陆续收获。
四、种植技术要点
紫甘蓝是绿体春化作物,需要在一定温度和时间内通过春化抽苔。冬春种植紫甘蓝,关键在于防止先期抽苔,实现丰产。
- 适宜播种期:10月下旬至2月中旬,根据当地上市时间选择播种期和育苗方式。播种不宜过早,以免苗龄过大导致抽苔。
- 适宜苗龄:日历苗龄控制在40-45天左右,生理苗龄在5-6片叶,茎粗不超过0.5-0.6cm,节间短,最大叶宽不超过6cm,叶片厚实,叶色绿,选择壮苗定植。
- 育苗:秋末冬初播种,育苗畦宽1米,长5-10米,高畦。育苗用过筛细土,浇足底水后撒种,覆土厚度0.5cm。苗子两叶一心时分苗一次,苗距10公分,保持苗的大小一致。
- 定植:选择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肥沃地块,深耕细耙,施优质有机肥4000kg,复合肥30kg,株行距4545,每亩栽3400-3600株。
- 水肥管理:定植后,由于温度低,苗子小,生长量小,一般不用追肥浇水。春季气温回升后,开始追肥浇水,小水不可大水漫灌,随水施尿素15kg左右。随着气温升高,进入莲座后期包心前期,肥水加大,施复合肥20kg左右,或每亩尿素25-30kg,并结合施一定草木灰,连浇2-3水。
- 病虫害防治:冬春种植的紫甘蓝病害少,主要注意防治菜青虫和芽虫。
- 主要注意事项:控制日历苗龄,播种期易晚不易早;控制生理苗龄,育苗期肥水不要过大、过足,温度不要过高;定植时,冬前以施优质迟效性有机肥料为主,春季以速效肥为主,水肥管理原则,冬控春促。
冬春紫甘蓝种植,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种植习惯,因地制宜,灵活掌握,以达到我们种植的目的。让我们一起期待,在春日的暖阳下,紫色的甘蓝如同春日的奇迹,绽放在您的田间地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