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丰收:郑甜66,黄淮海夏玉米区的甜玉米新选择》
2024-12-21 03:14:18 发布
在黄淮海夏玉米区,一种名为郑甜66的甜玉米品种以其出色的品质和产量,正成为农民朋友的新宠。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的这一品种,以其审定编号国审玉2016017,向我们展示了其独特的农业价值。
郑甜66的生育期为78天,相较于对照品种中农大甜413稍晚3天,但幼苗叶鞘的绿色预示着其生长的活力。株型半紧凑,株高达到253.7厘米,穗位高91.4厘米,这些特征使得郑甜66在田间管理上更为方便。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21.2厘米,穗粗4.7厘米,穗行数14-16行,这些数据不仅说明了郑甜66的丰产潜力,也体现了其优良的结构特性。
在品尝鉴定中,郑甜66获得了84.2分的高分,品质检测显示皮渣率仅为10.11%,还原糖含量7.46%,水溶性糖含量高达23.57%,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郑甜66的甜度和口感优势。同时,中抗茎腐病和小斑病的特性,使得郑甜66在抗病性上也表现不俗,但需要注意的是,该品种对瘤黑粉病敏感,高感矮花叶病,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这两种病害的防治。
产量表现上,郑甜66在2014-2015年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鲜穗881.6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9.5%,这一成绩无疑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郑甜66适宜在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块栽培,建议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播种,亩种植密度为3500株。为了保持品种的纯度和品质,隔离种植和适时采收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综上所述,郑甜66以其优异的产量表现、甜度和抗病性,成为了黄淮海夏玉米区鲜食甜玉米种植的优选品种。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陕西、江苏、安徽北部等地区进行夏播种植,为当地农民带来甜蜜的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