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优2815:宜宾农业科学院的绿色奇迹

2024-08-14 04:15:59 发布

宜优2815,一款源自宜宾市农业科学院的籼型杂交水稻,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表现,成为了农业界的一颗璀璨明珠。这款水稻的诞生,凝聚了林纲、赵德明、李云武、贺兵、江青山、杨从金等育种专家的智慧和汗水。

宜优2815的亲本组合是“宜香1A”与“宜恢2815”,经过精心选育,形成了株型适中、剑叶略短、叶色淡绿的植株特性。它不仅外观优雅,更以全生育期161天的高效生长周期,展现出其内在的生命力。株高103.5厘米,穗长24.3厘米,每穗总粒数138粒,结实率高达83%,千粒重30.9克,谷粒长型,长宽比达到了2.9,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宜优2815对土地的深情厚爱和对产量的不懈追求。

在品质检测方面,宜优2815同样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糙米率80.4%、精米率73.8%、整精米率69.2%,粒长7.2mm,垩白粒率30.0%,垩白度2.7%,透明度(级)1,碱消值(级)7.0,胶稠度82mm,直链淀粉含量16.2%,水份12.6%,这些指标均达到了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三级。这不仅意味着宜优2815的稻米品质上乘,更代表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抗性鉴定显示,宜优2815具有中抗稻瘟病的能力,对白叶枯病有一定的敏感性,这提醒我们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病害的防治。

产量表现上,宜优2815在2008-2009年的红河州区试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738.88千克,比对照增产6.7%。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646.5千克,比对照增产8.8%,增产点率100%,这一成绩充分证明了宜优2815的高产潜力。

最后,宜优2815适宜在红河州南部边疆县海拔1350米以下、内地县市海拔1400米以下的籼稻区种植,这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宝贵的选择。

宜优2815,不仅是宜宾农业科学院的骄傲,更是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的缩影。它以其优异的表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农业的创新力量和绿色发展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