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778:东华北春玉米的新星,增产增收的希望种
在东华北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农大778”的春玉米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显著的增产潜力,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希望。这款由北京屯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培育的玉米新品种,以其审定编号国审玉20226218,正式进入公众视野。
农大778的诞生源于精心的品种选育,L239与C116A的完美结合,孕育出了这一具有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组特性的新品种。它不仅早熟,出苗至成熟仅需128天,比传统品种郑单958还早1天,而且幼苗叶鞘呈紫色,花药同样为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达到266厘米,穗位高106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展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
更令人瞩目的是农大778的产量表现。在2017至2018年的国家玉米品种绿色通道试验中,农大778的区域试验初试和复试平均亩产分别为811千克和749千克,连续两年比对照增产超过4%。2019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747千克,再次实现增产。
然而,农大778并非完美无缺,它对茎腐病和丝黑穗病具有中抗性,但对大斑病和灰斑病敏感,尤其是对穗腐病高感。因此,农民在种植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治这些病害。
在营养品质方面,农大778的籽粒容重达到732克/升,粗蛋白含量为8.25%,粗脂肪含量为3.05%,粗淀粉含量高达78.50%,赖氨酸含量为0.25%,这些指标均显示出其作为饲料或食品原料的潜力。
农大778的栽培技术要点也相当明确:适宜播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种植密度建议为4000株/亩左右。通过精心的田间管理,农大778有望成为东华北春玉米种植区的优选品种。
经过严格的国家审定,农大778已通过复审,并被推荐在多个地区种植,包括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山西省、河北省、北京市和天津市的春播区。这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高产量、高效益的种植选择,也为我国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