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辣椒新宠——“闽椒1号”,辣味轻,产量高!
在福建的辣椒种植领域,一个新品种正悄然崛起,它就是“闽椒1号”。这个由福建农林大学与惠安县农科所共同培育的辣椒品种,以其早熟、高产和独特的风味,赢得了农户的青睐。
“闽椒1号”的诞生源于两个优良自交系的结合——79-5和68-2。79-5源自亚洲蔬菜研究中心的辣椒种质资源Ca128m,而68-2则来自湖南的L-12辣椒种质资源。这种杂交使得“闽椒1号”具备了早熟的特性,从定植到收获仅需50天左右,为农户带来了快速的回报。
它的株型紧凑而生长旺盛,株高在50-60厘米之间,株幅60-65厘米,叶片呈卵圆形,浓绿而有光泽。果实长羊角形,长度在15-20厘米,直径1.8-2厘米,果肉厚度2.5-3.4毫米,单果重约34.2克。青熟时呈绿色,成熟后转为鲜红色,果面光亮,果肉嫩脆,辣味较弱,适合不喜欢太辣的消费者。
在营养成分上,“闽椒1号”也表现不俗。每100克鲜果含有还原糖2.5克、蔗糖0.22克、维生素C 51.92毫克,含水量高达94.6%。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也使得“闽椒1号”成为了市场上的抢手货。
产量方面,“闽椒1号”在惠安、武平、顺昌、建瓯等地的试种示范中,亩产可达3000公斤左右,显示出其高产的潜力。
栽培技术方面,“闽椒1号”适宜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进行春季育苗,采用小拱棚薄膜覆盖保温。秋季或秋延春保护地栽培则适宜在8月下旬育苗,采用小拱棚遮荫。种植密度为畦宽100厘米,株距45厘米,双行定植,亩定植密度2800-3000株。在种植过程中,还需注意防治疫病、病毒病、疮痂病等病虫害,以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对“闽椒1号”的评价是:这是一个早熟的辣椒杂交种,产量高,果实色泽鲜艳,辣味适中,非常适合福建省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栽培时应注意轮作和病害防治,以确保植株的健康和产量。
“闽椒1号”,不仅为福建的辣椒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也为农户提供了一个高效益的种植选择。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这个品种无疑将成为福建辣椒产业的新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