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农136:关中灌区的新希望,高产抗病小麦品种
在陕西关中灌区,小麦种植历史悠久,是当地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种新审定的小麦品种——西农136,它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新的希望。
西农136,这个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精心培育的品种,拥有陕审麦20220004号的审定编号。它的诞生,源自于周麦16、郑麦366和CY210三个品种的杂交,经过科学选育,形成了这一独特的半冬性小麦品种。
西农136的生育期平均为221.7天,比传统对照品种早熟0.2天,这意味着它可以更快地成熟,为农民争取到更多的时间进行其他农事活动。幼苗半匍匐,叶色黄绿,显示出良好的冬季抗寒性,同时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这些都是高产小麦品种的重要特征。
春季,西农136的起身拔节快,两极分化迅速,耐春季低温能力中等,这使得它在春季多变的气候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生长势头。株高平均79厘米,蜡质重,抗倒伏能力中等,株型紧凑,旗叶窄长斜冲,穗层整齐,这些特征都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减少损失。
西农136的穗形为纺锤形,穗码排列紧密,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籽粒饱满度较好。两年区试平均数据显示,亩穗数达到41.6万,穗粒数39.1粒,千粒重46.5克,这些数据都表明西农136具有很高的产量潜力。
在抗病性方面,西农136表现出中抗条锈病的特性,但对白粉病和赤霉病高感,对纹枯病也有感。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防治这些病虫害。
西农136的面粉品质检测结果显示,容重808 g/L,蛋白质(干基)14.96%,湿面筋32.1%,吸水量61.9 mL,稳定时间3.3 min,最大拉伸阻力197 E.U(Rm. 135),拉伸面积56cm2,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其良好的加工品质。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西农136适宜在10月上中旬播种,基本苗量为18~22万/亩。在种植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治病虫害,以确保植株的健康生长。
适宜地区及产量水平方面,西农136适宜在陕西关中灌区种植,两年区试平均亩产达到634.8公斤,显示出其在适宜地区的良好产量表现。
综上所述,西农136以其早熟、高产、抗病和良好的加工品质,成为了关中灌区小麦种植的新选择。对于追求高效益的农民来说,西农136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