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云南茶园的瑰宝——长叶白毫

2024-10-21 06:46:00 发布

在云南的郁郁葱葱的茶园中,有一种茶树品种以其独特的品质和风味脱颖而出,它就是长叶白毫。这个品种的茶树,登记编号为GPD茶树(2024)530003,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精心培育,凝聚了王海思等育种专家的心血。

长叶白毫,源自勐海南糯山的群体品种,属于阿萨姆茶系。它以乔木型、大叶类和早芽种的特性,展现出强大的生长势和高分枝部位。叶片窄椭圆形,绿色且先端尖锐,每年3月中旬迎来开采期,而1芽2叶的盛期也在这个时期。

这种茶树的发芽密度高,茸毛丰富,盛花期则在每年的9月下旬。它的叶片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在制茶过程中展现出卓越的品质。1芽3叶的长度可达9.48厘米,百芽重高达129.00克。长叶白毫适合制作绿茶和红茶,其茶多酚含量为27.30%,氨基酸含量2.40%,咖啡碱含量2.20%,水浸出物含量44.40%。制成的红茶外形壮结,带有金毫,汤色红亮,香气高甜,滋味甘醇;而制成的绿茶则外形肥嫩显芽,暗绿,汤色嫩绿清澈,香气清香带花香,滋味鲜浓。

长叶白毫不仅在口感上有着出色的表现,其抗病能力也不容小觑。它能够抵抗炭疽病、云纹叶枯病、茶饼病,对小绿叶蝉、咖啡小爪螨、蓟马等害虫也有较强的抗性。在抗寒性和抗旱性方面表现中等,因此需要适当的田间管理,合理施肥,以预防低温冻害和高温旱害。

在栽培技术上,长叶白毫需要在6月至7月雨季进行移栽定植,种植密度以双行单株条栽为宜,每公顷可栽种37700株。茶园管理以施有机肥为主,农业防治病虫害,幼龄茶园需进行3次定型修剪,而成龄茶园则需要每隔2~3年进行一次深修剪。采摘时,应以细嫩采为主,结合名茶和优质茶原料的采摘,每5~7天采摘一次。

长叶白毫适宜在云南的普洱、西双版纳、临沧、德宏、保山、大理等地区夏季雨水充足季节种植。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为长叶白毫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使其能够充分展现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随着云南茶文化的不断传播,长叶白毫这一品种也逐渐受到茶友们的青睐,成为云南茶园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