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优1号: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水稻新品种,带来丰收的希望

2024-08-23 05:38:59 发布

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一种名为“全优1号”的水稻新品种问世了。它不仅是一个编号为桂审稻2006008号的审定品种,更是农民朋友们心中的丰收使者。

“全优1号”以其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的特性,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生长周期。在桂中北地区,它的全生育期大约是120天,比粤香占早熟5天,与金优207相比则稍晚2天。它的株型适中,长势繁茂,剑叶挺直,紫色的叶鞘和稃尖为其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平均株高106.7厘米,穗长22.5厘米,每亩有效穗数达到20.9万,每穗总粒数为120.6粒,结实率高达71.9%,千粒重27.1克。

在米质方面,“全优1号”同样表现不俗。糙米率81.9%,整精米率53.3%,长宽比2.6,垩白米率高达98%,垩白度37.2%,胶稠度7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为26.4%。这些数据背后,是科研人员对品质的不懈追求。

尽管在人工接种抗性方面,“全优1号”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评价为中感和7级,但这并不影响它在产量上的表现。2004年和2005年的试验数据显示,它在不同年份的产量均有稳定增长,最高时比对照金优207增产3.4%。

为了确保“全优1号”的高产,科研人员还提供了详细的栽培技术要点。从适时播种到合理密植,从科学的肥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特别提醒,在施用氮肥时要注意防止剑叶披垂,以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

经过严格的审核,“全优1号”已经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并被批准在桂中、桂北稻作区进行早、晚稻种植。这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新的种植选择,更为他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