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浙皮24号”:南方田野的新希望

2024-08-13 07:58:06 发布

在浙江省的广阔田野上,一种名为“浙皮24号”的大麦新品种正悄然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种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大麦,以其出色的生长特性和较高的产量,为南方冬麦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希望。

“浙皮24号”是一株春性二棱皮大麦,具有158天的生育期,属于常规种。它的株型紧凑,植株半矮秆,株高约83.10厘米,穗长7.10厘米,叶绿色,叶片平展,幼苗半匍匐,展现出一种健康而旺盛的生长态势。每穗结实29.4粒,单株粒重2.48克,千粒重40.15克,籽粒较大,呈黄色,粒长圆,是优质的饲料类型品种。

在营养成分上,“浙皮24号”同样表现出色,其饲用蛋白质含量达到10.29%,淀粉含量51.55%,赖氨酸含量0.10%,β-葡聚糖含量3.31%,为牲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来源。

在产量上,“浙皮24号”在两个生长周期中均展现出了增产的潜力。第一个生长周期亩产达到317.9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25.60%;第二个生长周期亩产294.2千克,增产1.60%,这无疑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然而,种植“浙皮24号”并非没有挑战。它对赤霉病高感,因此在播种前需要用药剂拌种,并在扬花初期和扬花后7天喷施杀菌剂进行防治。此外,稻茬田易生杂草,需要通过喷施药剂进行化学除草。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免耕适时播种、防治病虫害、适时合理施肥和适时收获。特别是在施肥方面,需要特别注意氮肥的施用,以避免贪青、迟熟和易倒伏的问题。

适宜种植区域为我国南方冬麦区,特别是在浙江地区秋季种植最为适宜。在生长期内,农民朋友们还需注意清沟排水,防止湿害,确保“浙皮24号”能够健康成长。

“浙皮24号”不仅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科研成果,更是南方农民增收的希望。随着这一新品种的推广,我们期待它能够为南方的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活力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