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春早:福建茶园里的早春使者

2024-12-24 03:23:17 发布

在福建的茶园中,有一种茶树以其独特的早春特性脱颖而出,它就是“榕春早”。这个品种的茶树,经过福州市经济作物技术站、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以及罗源县茶叶技术指导站的精心培育,从罗源县中房镇沙坂村的有性群体种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茶农们心中的宝贝。

榕春早是一种小乔木型的茶树,它的主干明显,树姿直立,分枝部位较高,冠幅达到102.0厘米,树高98.0厘米。它的芽特别早,一芽一叶期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比福鼎大白茶早20-25天,这使得它在早春茶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它的育芽能力非常强,属于中叶类,叶面内折,茸毛较少,嫩芽叶黄绿且肥壮,芽头密度高达216个/尺²,一芽一叶百芽重15.0克,是典型的芽数型品种。

在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的检测下,榕春早的鲜叶1芽1、2叶水浸出物含量为45.5%,茶多酚含量为35.63%,游离氨基酸含量为4.53%。这些数据表明,榕春早不仅在外观上吸引人,其内在品质也相当出色。福建省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的感观审评显示,制扁平绿茶时,榕春早的外形扁平光滑、匀整,色泽嫩绿微黄,香气嫩香中带有栗香,滋味浓醇鲜爽、回甘,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尚嫩绿亮、匀整,芽叶成朵;而制红茶时,外形条索紧细稍曲、匀整,色泽乌尚润,香气甜香浓爽,滋味浓较强、鲜爽,汤色红亮,叶底红匀明亮。

产量方面,榕春早的表现同样令人满意。在三个区试点三年的测定中,榕春早春茶一芽1-2叶鲜叶平均亩产达到267公斤,与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相当。在栽培技术要点上,幼龄茶树需要三次定剪,剪位要低,以促进分枝和加速树冠形成。由于育芽能力强,榕春早适宜立体采摘,亩植约3000株左右,并提倡早采嫩采。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对榕春早的评价是:它是一种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的茶树,一芽一叶期比对照福鼎大白茶早20-25天,种植成活率高,育芽能力强,产量较高,持嫩性较强,适制绿茶、红茶,品质较优,抗寒性、抗旱性和抗病虫性与对照福鼎大白茶相当。因此,榕春早适宜在福建省绿茶和红茶区种植,并在栽培过程中注意防治炭疽病、红蜘蛛等病虫害。经过审核,榕春早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已经通过审定。

榕春早,这个福建茶园里的早春使者,以其早熟、高产、优质的特征,为茶农们带来了春天的第一缕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