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饲麦36号:抗病高产的大麦新品种
在云南的高原上,一种名为“保饲麦36号”的大麦新品种正在引起农业界的关注。这个品种由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育种团队包括付正波、刘猛道等多位专家。保饲麦36号以其出色的抗病性和高产潜力,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新的希望。
保饲麦36号是一种饲料用类型的大麦品种,生育期长达151天,属于常规种。这种春性大麦以其紧凑的株型和高秆而著称,平均株高达到93.50厘米,穗芒长直齿,穗长平均为8.10厘米。叶片深绿色,蜡质中等,叶姿平展,叶耳白色,幼苗直立,展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
在产量方面,保饲麦36号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第1生长周期亩产达到389.6千克,比对照品种V43增产9.41%;第2生长周期亩产更是高达493.1千克,比对照V43增产14.09%。这得益于其每穗结实56.60粒,单株粒重3.10克,千粒重37.50克的高结实率和粒重。
营养方面,保饲麦36号的蛋白质含量为10.51%,淀粉含量为50.80%,赖氨酸含量为0.35%,β葡聚糖含量为4.38%,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其成为饲料行业的优质原料。
更值得一提的是,保饲麦36号对多种病害具有高抗性,包括条纹病、条锈病、黄矮病、根腐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网斑病,这大大降低了农民在种植过程中的病害防治成本。
种植保饲麦36号,需要选择排灌方便的中上等田块,播种前晒种1~2天,并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播种,每亩播种量为8~10千克。合理施肥是关键,底肥以有机肥为主,种肥则施用N、P、K含量为15:15:15的复合肥20千克,尿素20千克。在分蘖期,每亩还需灌水撒施尿素20千克作为分蘖肥。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进行3~5次的灌溉,包括出苗水、分蘖水、拔节水、抽穗杨花水和灌浆水。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草害及鼠害,并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和收获。
保饲麦36号适宜在云南海拔1400~2100米的水田和旱地种植,最佳种植季节为秋、冬季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在播种前,可以拌种防治条纹病,全生育期内要根据病虫草害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总的来说,保饲麦36号以其抗病、高产和营养丰富的特点,成为了云南高原地区农民的新宠。随着这种新品种的推广,预计将为当地农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和更好的生态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