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谷18:谷子界的新宠,高产与抗病的完美结合
在谷子的世界里,"中谷18"以其出色的产量和抗病能力,成为了农业科技的新星。这款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品种,以其独特的特性和优势,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中谷18"是一款粮用型谷子品种,具有中熟特性,生育期仅为109天,是常规种的代表。它不仅能够抵抗除草剂烯禾啶,还拥有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生理特征:绿色的幼苗叶鞘,半上冲的幼苗叶姿,以及中等长度的紫色刚毛。成熟植株的株高可达125厘米,穗长15.60厘米,单穗重14.62克,穗粒重12.61克,千粒重3.21克。其籽粒为白色,小米呈现中等黄色,胚乳为粳型,营养成分丰富,包括10.06%的粗蛋白,2.11%的粗脂肪,83.81%的总淀粉,72.75%的支链淀粉,以及0.17%的赖氨酸。
更令人称赞的是,"中谷18"在抗病方面表现出色,具有高抗谷瘟病和谷锈病的能力,同时还能抵抗白发病和玉米螟的侵害。在两个生长周期的测试中,亩产分别达到了388.2千克和313.4千克,比对照品种豫谷18分别增产了12.38%和10.63%,这无疑为农民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栽培"中谷18"并不复杂。它耐水肥,适合常规栽培管理。在华北夏谷区,适宜的播期从5月初至6月底;而在西北和东北南部,播种时间不应晚于5月20日。底肥推荐使用20~30千克的磷酸氢二铵,播种量根据土壤湿度在200~400克之间,留苗密度则根据播种时间和地区有所不同。此外,3~5叶期使用烯禾啶可以有效除去单子叶杂草,同时配合使用杀阔叶草的除草剂,确保田间杂草得到有效控制。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中谷18"同样表现出色。苗期要注意防治飞虱、粟叶甲和粟茎跳甲等害虫;拔节后至灌浆中期则需防治白发病及其他病害,以确保作物健康成长。
"中谷18"适宜在西北生态区的山西、陕西、内蒙古,以及东北生态区的吉林、辽宁进行春播种植;同时,也适合在华北生态区的河北、河南、山东、北京进行春播或夏播。最后,提醒农民朋友们,成熟后要及时收获,以防止倒伏造成减产。
"中谷18",一个集高产、抗病、易管理于一身的谷子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表现,引领着农业种植的新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