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单16号——高产抗病的玉米新宠
在广阔的农田中,一种名为沈单16号的玉米品种以其卓越的产量和抗病能力脱颖而出。这一品种,由宁城县种子公司和松山区种子公司联合申请,早在2001年便通过了辽宁省品审会的严格审定,其认定编号为蒙认玉2003005号。
沈单16号,原代号沈9729,是沈阳市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的科研结晶,1995年通过沈137父本与K12母本的精心选育而成。它以其独特的生长特性和优异的农艺表现,成为农民朋友的新选择。
幼苗期,沈单16号的叶鞘呈现紫色,叶片则是生机勃勃的绿色。成熟植株高达280厘米,穗位118厘米,株型呈塔型,全株叶片数量在23至24片之间。雄穗分枝多达10至12个,花丝和花药均为粉色,为田间增添了一抹柔和的色彩。
果实方面,沈单16号的果穗长筒型,穗长25厘米,穗行数16至18行。籽粒橙黄色,穗轴红色,属于半马齿-硬粒型,千粒重可达400克左右。品质检测显示,其粗蛋白含量为10.69%,赖氨酸0.30%,粗脂肪含量4.45%,淀粉含量高达73.9%。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沈单16号表现出色,高抗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和丝黑穗病,对黑粉病、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也显示出良好的耐病性。2002年的赤峰市晚熟玉米生产试验中,沈单16号的平均亩产高达800.4公斤,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和农大3138分别增产17.3%和11.5%。
栽培沈单16号,需注意保苗密度为3300株,施足底肥,每亩施用5000公斤以上的农家肥,播种时每亩施用磷酸二铵20公斤和尿素5公斤。拔节期追肥尿素30公斤,并注意防治粘虫和玉米螟。在丝黑穗病高发区和冷凉地区,更需加强丝黑穗病的防治。
沈单16号适应于需≥10℃活动积温3000℃以上的地区,或在种植掖单13、农大60的地区推广。春玉米区的农民朋友,当10厘米土壤温度稳定通过8度时,便是播种沈单16号的最佳时机。
沈单16号,以其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特点,成为农民增收的得力助手,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