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粳9号:江苏农业的金色希望,丰收的保障

2024-08-09 02:36:30 发布

在江苏省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盐粳9号”的水稻品种正在成为农民朋友们的新宠。它不仅拥有“苏审稻200707”的官方认证编号,更以其卓越的产量和品质,为当地农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希望。

“盐粳9号”原名“盐粳9967”,是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成果,它源自武育粳3号与杨粳319的杂交,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培育,于2003年正式诞生。这一品种特别适应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尤其适合中上等肥力的田地。

在产量方面,“盐粳9号”的表现令人瞩目。2005至2006年的试验数据显示,它的平均亩产高达584.1公斤,比对照品种武育粳3号增产11.5%,这一增长在两年的试验中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它的有效穗数约为22万,每穗实粒数约113粒,结实率接近90%,千粒重约24克。这些数据不仅展现了它的高产潜力,也反映了其稳定的生长特性。

“盐粳9号”的株型紧凑,长势旺盛,穗型适中,分蘖力强,叶色中绿,群体整齐,后期熟色好,抗倒性佳。在抗病性方面,它对白叶枯病有中抗性,但对穗颈瘟较为敏感,需特别注意防治。此外,它的品质也非常优秀,根据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的检测,整精米率76.0%,垩白粒率48.0%,垩白度5.0%,胶稠度77.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6%,米质优良。

为了确保“盐粳9号”的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要点也非常重要。播种时间通常在5月上中旬,湿润育秧每亩净秧板播量20-25公斤,旱育秧30-35公斤,大田每亩用种量2.5-3.0公斤。移栽时间在6月上中旬,秧龄30-35天,每亩栽插1.8-2.0万穴。肥水管理要科学,基蘖肥与穗肥比例6:4,水浆管理要“浅水栽秧苗,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后期干湿交替”。同时,要注意病虫草害的防治,特别是穗颈稻瘟的防治。

“盐粳9号”不仅是江苏省农业的一颗新星,更是农民丰收的保障。选择它,就是选择了一个充满希望的金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