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杂1号:天水、陇南的油菜新希望,高油酸含量的绿色宝藏
在天水、陇南地区,一片片绿油油的甘蓝型冬油菜正在茁壮成长,它们是陕西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精心培育的“甘杂1号”。这个品种,以其独特的遗传组合——3131A母本和3116C父本,孕育出了一个全新的油菜杂交种。
“甘杂1号”的生命周期大约为280天,它的幼苗呈现出半直立的姿态,叶片深绿且覆盖着一层蜡粉,这不仅保护了植物免受病虫害的侵扰,还有助于保持水分。它的叶片较大,叶柄短,裂片2至3对,株高可达160厘米。当它开花时,你会看到大而鲜艳的黄色花瓣,它们侧叠在一起,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个品种的角果扁粗且皮厚,长度约为7.5厘米,每个角果中包含27.5粒深褐色的籽粒,千粒重达到3.5克。它的含油率高达40.68%,其中油酸含量为52.7%,亚油酸含量为27.8%,芥酸含量为3.99%,硫苷含量为142.6微摩尔/克,这些成分的均衡比例,使得“甘杂1号”的油品质量上乘。
在产量方面,“甘杂1号”同样表现出色。在2009至2011年的甘肃省冬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它的平均亩产达到了200.17公斤,而在2011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224.28公斤。
种植“甘杂1号”的要点包括在适当的时间播种,南川道地区的最佳播期为8月25日至9月5日,浅山地区则为8月10日至20日。每亩的种植密度应控制在1.2至1.4万株之间。在施肥方面,每亩需要施用2000公斤的优质农家肥,以及50公斤的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或者20公斤的尿素和50公斤的过磷酸钙。此外,播种时土壤的湿度也非常重要,可以使用大约2.5公斤的尿素作为种肥。
“甘杂1号”适宜在天水、陇南两市的干旱、半干旱、浅山山区(海拔1700米以下)及川道地区种植。它的田间表现中感菌核病,发病率为48.3%,病指为37.1,这表明它具有一定的抗病性。
总的来说,“甘杂1号”以其高油酸含量和稳定的产量表现,成为了天水、陇南地区农民的新选择,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