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败小麦:中国育种技术的国际领跑者
2025-06-10 06:57:52 发布
在农业科技的广阔天地里,中国科学家们再次以创新的矮败小麦育种技术,站在了国际农业科技的前沿。7月15日,中国农科院宣布,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成功培育出了世界首例矮败小麦,这一成果不仅通过了国家鉴定,更获得了小麦育种领域权威的高度评价。
矮败小麦的诞生,是在中国首创的小麦高效育种技术新体系下完成的。这一体系以太谷核不育小麦为起点,利用“矮变一号”作为标记供体,通过杂交后代群体的筛选,成功选育出了集矮秆特性和雄性不育特性于一体的特异材料。这种材料不仅具有稳定的雄性败育特性,而且异交结实率高,是进行轮回选择育种的理想工具。
成果的主要发明人,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刘秉华指出,矮败小麦的下一代矮秆株为雄性不育,而非矮秆株则为雄性可育。这一特性使得矮败小麦在育种过程中具有极高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经过10轮的选优、去劣和不断引入优异种质,矮败小麦已经孕育出了“轮选981”、“轮选987”、“轮选201”等一系列小麦新品种。其中,“轮选987”以其85厘米的株高、抗倒伏、抗白粉病和条锈病等优点,在今年通过了国家审定。在国家小麦区域试验中,这些新品种的产量均名列前茅,比主栽品种平均增产13.6%,显示了矮败小麦育种技术的卓越成效。
科技人员以矮败小麦为基础,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小麦高效育种技术新体系。这一体系不仅为不同生态区域的小麦育种工作提供了技术平台,更标志着我国小麦育种技术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随着矮败小麦轮回选择育种基地的建立,这项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