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优39:黄冈农业科学院的高产晚稻新品种

2024-12-17 02:58:32 发布

金优39,这个名字在黄冈市农业科学院的精心培育下,成为了一种新型的三系杂交晚稻品种。它是由不育系“金23A”与恢复系“冈恢39”配组育成的,2012年经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审定,获得了鄂审稻2012009的品种编号。

金优39以其出色的品质和产量赢得了农民的青睐。在2009至2010年的湖北省双季晚稻品种区域试验中,金优39的米质经过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的测定,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标三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两年的区域试验中,金优39的平均亩产达到了509.55公斤,比对照品种金优207增产3.97%,显示出了其稳定的增产潜力。

金优39的植株特征明显,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叶色浓绿,剑叶宽且挺直,穗层整齐,穗大粒多,着粒均匀。谷粒呈长型,稃尖紫色,部分谷粒带有短顶芒。在区域试验中,亩有效穗达到19.2万,株高108.5厘米,穗长24.9厘米,每穗总粒数149.2粒,实粒数120.0粒,结实率80.4%,千粒重27.1克。全生育期114.6天,比金优207长1.1天。

然而,金优39在田间的表现也并非完美无缺,它在穗颈瘟的发生上较为严重,抗病性鉴定显示稻瘟病综合指数为6.0,穗瘟损失率最高级为9级,白叶枯病为7级,表明金优39对稻瘟病高感,对白叶枯病感病。

栽培金优39时,需要遵循以下要点:适时早播,培育壮秧,6月18日至20日播种,秧田亩播种量12.5公斤,大田亩用种量1.5公斤。播种前需用强氯精或咪鲜胺浸种。秧苗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时适量喷施多效唑,培育带蘖壮秧。及时移栽,合理密植,秧龄不超过30天,株行距16.7厘米×20.0厘米或16.7厘米×23.3厘米,每穴插2粒谷苗。科学肥水管理,一般亩施碳铵50公斤,氯化钾7.5~1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作底肥。移栽后5~7天亩施尿素5~7.5公斤,移栽后12~15天亩施尿素和氯化钾各7.5公斤。亩苗数达到20万左右时及时晒田,控制后期氮肥施用,以防贪青倒伏。注意防治病虫害,重点防治稻曲病和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金优39适宜在湖北省稻瘟病无病区或轻病区作双季晚稻种植,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高产、优质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