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麦38:江苏沿淮麦区的高产新选择

2024-07-25 03:10:27 发布

在江苏省沿淮麦区,一种名为“淮麦38”的小麦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产量和适应性赢得农民的青睐。这款小麦品种,审定编号为苏审麦201506,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和江苏天丰种业有限公司联合培育,原名“淮核00134”,是经过6代系谱选择,于2011年育成的半冬偏春性中熟小麦品种。

淮麦38的产量表现令人瞩目。在2012至2014年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了512.65公斤,相较于对照品种郑麦9023增产9.2%,与淮麦20相比增产2.07%。而在2013至2014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517.91公斤,较淮麦20增产6.0%。

淮麦38的幼苗生长旺盛,半匐匍,叶片呈深绿色,分蘖力强,展现出良好的抗寒性。株型偏松散,穗层整齐,抗倒性佳,长芒,白壳,白粒,纺锤型穗,籽粒饱满,品质上乘。全生育期约216.5天,亩有效穗可达44.4万,每穗31.5粒,千粒重39.7克。

在抗病性方面,淮麦38中感赤霉病,感纹枯病,但高感粉病,同时对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具有高抗性。品质检测显示,容重813克/升,粗蛋白含量14.02%,湿面筋含量28.4%,稳定时间5.85分钟,硬度指数50.9,这些指标均表明其优良的食用品质。

淮麦38的栽培技术要点也相当明确,适宜播期为10月20日至11月5日,每亩基本苗16万-20万。肥水管理上,一般亩施纯氮16公斤左右,配合施用磷钾肥,注意田间沟系配套,防渍抗旱。同时,冬前及早春要及时防除田间杂草,做好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锈病和蚜虫等的防治工作。收获时,应在蜡熟末期抓紧进行,以确保丰产丰收。

淮麦38以其高产、抗病、优质的特性,成为江苏省沿淮麦区种植的优选品种,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