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农585:黄淮地区农业的新星

2024-07-26 02:08:21 发布

在中国黄淮地区,小麦是农业的基石,而“西农585”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精心培育的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表现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光彩。

西农585,一个名字,背后是科学的严谨和农业的希望。它以西农4211和西农9871为亲本,经过精心选育,最终成为了一个具有弱春性特征的小麦新品种。全生育期为216天,与偃展4110品种的成熟期相仿,这使得它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时间优势。

西农585的幼苗半匍匐,叶片宽长,显示出其分蘖力强的特点。虽然它的耐倒春寒能力一般,但株高78.9厘米,株型松散,茎秆弹性一般,这使得它在抗倒性方面表现平平。但不要小看它,西农585的穗层整齐,穗纺锤形,白壳、长芒、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一般,这些特性都为它在产量上的表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抗病性方面,西农585表现了其“慢条锈病”的抗性,但对叶锈病、纹枯病有中感,对白粉病和赤霉病则表现为高感。因此,种植西农585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治这些病虫害。而品质检测显示,西农585的籽粒容重达到807克/升,蛋白质含量为14.91%,湿面筋含量33.2%,稳定时间5.8分钟,这些数据都表明了它在食品加工和营养供给上的潜力。

在产量表现上,西农585同样没有让人失望。2013-2014年度的区域试验中,它以539.8千克的平均亩产,比偃展4110增产2.8%;2014-2015年度续试中,平均亩产514.9千克,增产5.4%;2015-2016年度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24.8千克,增产5.9%。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西农585在提高产量方面的显著效果。

对于种植西农585的农民来说,适宜的播种期是10月中下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8万-24万。在栽培技术要点上,除了注意防治病虫害,还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

最终,西农585获得了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的认证,通过审定。它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大部分平原灌区,陕西省的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以及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的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西农585,不仅是一个品种,更是黄淮地区农业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