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粳9号:太湖之畔的丰收希望
在江苏省太湖东南部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苏粳9号”的水稻品种以其卓越的产量和优良的品质,成为了当地农民的希望之光。这个品种的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416,原名“苏09-657”,是由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而成的。它源自于2615和扬辐粳4901(扬辐粳8号)的杂交,于2010年成功育成,属于中熟晚粳稻品种。
苏粳9号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赢得了农民的青睐。在2011至2012年的江苏省区试中,两年平均亩产高达673.6公斤,比对照品种武运粳7号增产8.1%,这一增产效果达到了极显著水平。2011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634.8公斤,同样比对照增产3.9%。
这种水稻的株型紧凑,长势旺盛,穗型较大,分蘖力中等,叶色淡绿,后期灌浆迅速,熟色良好。每亩有效穗数达到19.0万,每穗实粒数137.1粒,结实率高达95.3%,千粒重26.4克,株高99.1厘米,全生育期为163.2天,与对照品种相当。在抗病性方面,苏粳9号对白叶枯病中感,对纹枯病高感,对穗颈瘟感病,对条纹叶枯病中感。
苏粳9号的米质理化指标同样令人满意。整精米率达到68.9%,垩白率15%,垩白度1.0%,胶稠度8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7%,均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
为了确保苏粳9号的高产和优质,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 适期播种,培育壮秧。一般5月中旬播种,湿润育秧每亩净秧板播量20~30公斤,旱育秧每亩净秧板播量40公斤左右。机插秧5月20~25日播种,每亩用种量3.0公斤。
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一般6月上中旬移栽,每亩大田栽插2.0万穴左右,基本苗6万~8万。湿润秧秧龄控制在30天左右,旱育秧秧龄以25天为宜,机插秧秧龄控制在18~20天。
3. 科学肥水管理。一般亩施纯氮20公斤左右,肥料运筹掌握“前重、中稳、后补”的原则,并重视磷钾肥和有机肥的配合施用。水浆管理上,注意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足苗后适时分次搁田,后期干干湿湿,养根保叶,活熟到老,收割前一周断水。
4. 病虫草害防治。播前用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虫害,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灰飞虱、稻蓟马等的防治,中、后期综合防治纹枯病、稻曲病、螟虫、稻纵卷叶螟等。特别要注意黑条矮缩病、穗颈稻瘟和纹枯病的防治。
苏粳9号以其高产、优质和适应性强的特点,成为了太湖地区农民种植水稻的首选品种,为当地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贡献了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