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薯7号:贵州高原上的马铃薯新星
在贵州高原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毕薯7号”的马铃薯品种正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个由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贵州恒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培育的品种,以其独特的遗传优势,展现出了非凡的农业价值。
毕薯7号是一种中晚熟的马铃薯品种,其生育期大约为86天。这种直立生长的植株,拥有强大的生长势,平均株高达到74.03厘米。茎和叶均为绿色,单株主茎数为3.12个,花冠白色,花量少,天然结实率低,这使得毕薯7号更加专注于块茎的生长。其块茎大小整齐,椭圆形,黄皮黄肉,薯皮光滑,芽眼浅,单株结薯数平均为8.39块,平均单薯重48.55克,商品薯率高达72.12%。
在营养成分上,毕薯7号同样表现优异。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检验,该品种蛋白质含量为2.45%、淀粉含量为9.34%、维生素C含量高达279.9毫克/千克、还原糖含量为0.163%,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其成为健康饮食的优选。
产量表现上,毕薯7号同样不负众望。2014年和2015年的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1547.73公斤和1780.5公斤,比对照组产量平均值分别增产9.66%和15.17%。两年平均亩产1664.11公斤,比对照增产11.82%,增产点次为70.59%。2015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1187.5公斤,比对照增产,增产点次为100%。
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 选地整地:选择肥力中上、阳光充足、病害少、前作非马铃薯的地块,清除田间杂草和前作残渣,翻犁耙平、松土碎土,施入适量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
2. 播种:选择生理状态好的健康种薯,生产上尽量采用脱毒种薯;种植密度单作以4000~4500窝/亩、套作2600窝为宜,播种时间和种植方式按各地最佳方式。
3.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亩施底肥为腐熟农家肥2000~2500公斤/亩,普钙50~60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尿素15~20公斤,或洋芋专用复合肥50~60公斤。
4. 管理:适时中耕培土:出苗后一周左右进行第一次中耕培土,现蕾期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生育期间注意去杂除草、拔除病株和防治晚疫病。
5. 收获:该品种在贵阳试点有花叶、卷叶病发生,在生育后期不抗晚疫病,因此,如果是扩种薯,可适当早收,并在通风透气环境条件下贮藏。
毕薯7号适宜在贵州省海拔800米以上的地区种植,特别需要注意防治晚疫病。这个品种以其高产、优质和抗病性,成为了贵州高原上的马铃薯新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