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光17:贵州高原上的高产水稻新星
2024-08-13 04:36:54 发布
在贵州高原的绿野之中,一种名为“云光17”的水稻品种以其卓越的产量表现和独特的特性,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云光17,这个由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精心培育的杂交水稻,自2005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审定后,便在2008年贵州省的引种试验中大放异彩,平均亩产高达615.7公斤,比传统品种Ⅱ优838增产7.4%。
云光17属于籼型两系迟熟杂交水稻,以其株型松散、分蘖力强、剑叶中等、穗型大和后期转色好等特点脱颖而出。全生育期长达162.3天,比Ⅱ优838多出2.1天,展现出其成熟期的稳健。尽管对稻瘟病的抗性稍显不足,但其耐冷性却十分出色,为贵州多变的气候条件提供了良好的适应性。
在形态上,云光17株高99.7厘米,穗长24.1厘米,穗粒数达到164粒,结实率高达84%,千粒重26.8克。其籽粒长型,稃尖紫色,少数短顶芒,米质主要指标均达到国标二级,糙米率80.2%,整精米率54.8%,长宽比≥2.8,垩白率18%,垩白度≤2%,半透明度,胶稠度8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0%,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食用选择。
云光17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等,特别强调重施基肥、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以及早施重施促蘖肥,以促进早期生长。此外,由于对稻瘟病的敏感性,云光17在栽培过程中需要重点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引种种植的区域为贵阳市的中籼迟熟稻区,但稻瘟病常发区则需慎用。云光17以其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特点,正逐渐成为贵州高原水稻种植的新选择,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