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24号豌豆:源自德国的高产耐旱豌豆品种

2024-12-20 03:23:22 发布

在青海省的广阔草原上,有一种豌豆品种以其卓越的耐旱性和高产潜力脱颖而出,它就是“草原24号”豌豆。这个品种原代号为951-1,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1995年从德国引进的高代品系,经过多年的精心选择和培育而成。

草原24号豌豆的植株特征十分鲜明。幼苗直立,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茎干中高,直径约为0.68厘米,节间长度平均为5厘米,整个植株覆盖着一层蜡质,这不仅保护了植株,还赋予了它独特的外观。株高接近1米,有效分枝约2.2个,小叶卷须,托叶绿色且有缺刻,这些特征使得草原24号在众多豌豆品种中显得与众不同。

它的花是纯白色的,总状花序,旗瓣、龙骨瓣、翼瓣均为白色,硬荚刀形,成熟时呈现淡黄色,荚长6.8厘米,宽1.2厘米,荚内籽粒自由排列,田间不裂荚,保证了收获的完整性。籽粒为白色,圆形,粒径约0.68厘米,种脐淡黄色,种皮不破裂,保证了种子的质量和活力。

草原24号豌豆不仅外观出众,其内在品质同样令人称赞。干籽粒千粒重可达250.3克,单株粒重23.2克。干籽粒中淀粉含量为46.58%,粗蛋白质含量为26.54%,粗脂肪含量为1.88%,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其成为优质的食品和饲料来源。在一般水肥条件下,干籽粒产量可达250-350千克/亩;在旱作条件下,产量也能达到220-250千克/亩,显示出其出色的适应性和生产力。

种植草原24号豌豆,需要选择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块,并在播前施用足够的农家肥和化肥。播期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深5-6厘米,亩播种量15千克,株距3-4厘米,行距25-30厘米,保苗5-6万株/亩。对于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需要在播前进行土壤处理。在作物生长期,根据病虫预报适时防治。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在始花期和结荚期浇水1-2次,生长期结合除草松土2-3次,以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

草原24号豌豆适宜在青海省的水地、中高位山旱地及柴达木盆地种植,其春性特性和100天左右的生育期,使其成为这些地区理想的种植选择。抗倒伏性中等,耐旱,轻感根腐病,这些特性使得草原24号豌豆在多变的气候条件下也能保持稳定的产量,为当地农民带来丰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