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新贵“九杂11号”:高效酿造与抗性兼备的农业新星
在高粱的世界里,新品种“九杂11号”以其卓越的特性和稳定的产量表现,成为了农业领域的一颗新星。这个由吉林市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杂交种,以其独特的品种来源——973229A×九恢58,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潜力。
“九杂11号”是一种酿造用高粱,它的成熟期属于中熟偏晚,从出苗到成熟大约需要122天,需要≥10℃的活动积温大约2600℃。它的幼苗呈现绿色,成熟植株高达184.0厘米,拥有18片叶子。穗长达到28.4厘米,穗粒重109.1克,这些特征使得它在产量上有着出色的表现。它的籽粒为红壳红粒,圆形,容重高达735克/升,恢复性超过90%,这保证了它的高产量和稳定性。
在营养成分上,“九杂11号”同样表现优异,籽粒蛋白质含量为8.10%,淀粉含量达到75.27%,脂肪含量为3.82%,单宁含量为1.44%。这些成分的比例,使其成为酿造业的理想原料。
除了高产和营养丰富,“九杂11号”还具有出色的抗性和适应性。它抗倒伏,中抗丝黑穗病,抗叶部病害,耐螟虫,这些特性使得它在田间管理上更为省心。
在产量上,“九杂11号”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在第1生长周期中,亩产达到636.45千克,比对照品种四杂25号增产11.6%;在第2生长周期中,亩产588.28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12.7%,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它的高产潜力。
栽培“九杂11号”时,技术要点也相对简单。一般在5月10日左右播种,每公顷保苗10万株。施肥方面,每公顷施底肥(复合肥)400千克,播种时施底肥磷酸二铵100公斤,拔节时追施尿素150千克。
“九杂11号”适宜在吉林中西部春播种植,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其熟期稍晚,植株偏高,种植密度不宜过大,以保证植株间有足够的空间生长。
总的来说,“九杂11号”以其高产、营养丰富、抗性好和易于管理的特点,成为了高粱种植者的理想选择,预示着农业种植的新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