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春甘蓝:秋冬季的绿色宝藏
在秋意渐浓、冬意初现的季节里,有一种甘蓝品种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了餐桌上的宠儿。它就是“富士春”甘蓝,一种由重庆市益农农业有限公司申请,泷井种苗株式会社培育的杂交种甘蓝。
富士春甘蓝以其扁圆形的叶球和整齐均匀的球形脱颖而出,它不仅耐裂球,而且味道甘甜,叶片浓绿且质地柔软。这种甘蓝的株高约为34厘米,开展度55厘米,外叶数18片,纵径14厘米,横径23厘米,中心柱6~7厘米,单球重可达2.1千克。它对黑腐病有一定的敏感性,但对枯萎病有较强的抵抗力,并且能够较好地耐受低温和抽薹。
在产量上,富士春甘蓝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在第1生长周期中,亩产可达5045千克,比对照京丰1号增产16.3%;在第2生长周期中,亩产4963千克,比对照京丰1号增产14.9%。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富士春甘蓝的高产潜力。
栽培富士春甘蓝需要一定的技巧。在海拔800米以下地区,适宜秋季播种,播种期为7月20日至8月20日,收获期则在12月至翌年3月。而在海拔800米至1700米地区,适宜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播种。苗龄应控制在30天以内,以追肥为主的管理方式,分3次追肥直到收获期,确保肥效。建议株行距为45厘米×45厘米,亩栽培约2500株。收获前5天停止浇水,以避免裂球现象。同时,要提前预防菌核病的发生,并在整个生育期内预防霜霉病、病毒病、黑斑病、软腐病、黑腐病、菌核病、根肿病和黄萎病,以及菜青虫、蚜虫等病虫害。
富士春甘蓝适宜在重庆、湖北、贵州等地区种植。在海拔800米以下地区,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播种的最佳时期;而在海拔800米至1700米地区,4月上旬至5月下旬则是播种的理想时段。
在栽培富士春甘蓝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预防菌核病和根肿病,因为生长势旺盛,如果基肥、氮肥施用过多,在连续阴雨天气条件下容易感染菌核病。二是若遇氮肥过重、雨水过多、湿度大、冬季气温高等情况,叶球内均易发生生理性黑斑,请注意预防和防治。三是栽培过密会导致结球大小不整齐,请注意栽培密度。
富士春甘蓝,以其出色的品质和产量,成为了秋冬季蔬菜种植的优选。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餐桌,也为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